砖瓦
    主页 > 期刊导读 >

农耕文化浸润下的龙游三门源砖雕装饰艺术研究

QI Fengyan, ZHENG Jiaqi. Research on the Brick Carving Decoration Art of Sanmenyuan in Longyou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Farming Culture[J].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 2020,(01):108-110.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做好对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农耕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地区重视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笔者通过对龙游三门源砖雕艺术的考察与研究,其独特的造型风格和装饰内容展现着当地所特有的农耕文化。

1 龙游地区建筑装饰艺术产生的背景

民居建筑是人们在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具有地域或民族特征的居住建筑。民居建筑是一种艺术文化表现形式,它与社会发展、技术条件、自然环境和传统观念息息相关[1],又因各地气候、地理环境、资源、文化等差异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龙游地区砖雕装饰艺术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从文化、地理、经济等角度出发,分析砖雕装饰艺术产生的背景。

1.1 农耕文化因素

农耕文化与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核心理念是在天、地、人、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主要包含物质(包括农业生产、衣食住行、水利设施、耕作器具等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事物)和精神(天人合一、顺应天道、忠信爱国、慈孝仁爱等伦理观念和哲学思想)两方面内容[2],并以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各类祭祀活动等多种形式表现[3]。此外,农耕文化也广泛集合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与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如儒家文化的思想理念以农耕文化所推崇的“忠孝、节义、仁和”等道德准则为发展源头。

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龙游先祖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创造出特有的农耕文化。龙游人素重文化,自古耕读遵礼弦歌不绝,在日常生活中对主流意识形态有很强的包容与传播意识,使得龙游地区的农耕文化总能在潜移默化中浸润至社会各个层面,融入世世代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建筑装饰是附着在建筑本体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龙游地区的民居建筑营造者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思想融入其中,使得龙游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在美化建筑本身的基础上,表现出更深层次的农耕文化内涵。

1.2 地理环境因素

龙游地处浙江西部,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少且溪流密集。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梅雨伏旱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山间林木茂盛,水中物产丰富,适宜人类居住及作物生长。因此当地人能充分因地制宜,因材致用杉木、粘土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各种雕饰装饰民居建筑。

龙游位于浙、赣、闽、皖四地交界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周边地区人口频繁入迁或客居此地,各地民居建筑装饰文化随之传入。龙游雕刻手工艺人在继承当地传统雕刻工艺的同时,也主动吸收、融合这些外来的装饰文化与雕刻技法,使得龙游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呈现出地域多样性特点。此外,因政府确定百工,手工业工种细化与专项,龙游民间手工艺水平飞速提升,行业能工巧匠辈出,建筑装饰艺术迅速发展。因此,龙游地区的雕刻艺术工艺精湛,集浙式的气韵生动、徽式的典雅大方于一身,呈现出独特的地域风貌。

1.3 经济环境因素

■图1“兰芝入座”门楼砖雕

■图2“定军山”戏曲砖雕

■图3“百寿图”戏曲砖雕

■图4“万里侯”戏曲砖雕

自明朝中期始,商品经济得益于市场的成长与交通的便利而日渐繁荣,龙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在此推动下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万历以后,龙游商帮受徽人“流寓五方”的影响而迅速崛起,据天启《衢州府志》卷16《政事志》记载,有龙游之民“多向天涯海角远行商贾,几空县之举”。社会经济昌盛,民间财力雄厚,使人们的生活从物质到文化上都有所转变。《衢州府志》卷16《民俗》中记载,衢州府“近日隆(庆)、万(历)以来习为奢侈,高巾刷云,长袖扫地。袜不毡而绒,履不素而朱,衣不布苎而锦绮,食不鸡黍而炊金馔玉”,此时龙游地区人民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方式开始由原来的淳朴节俭向奢华转变。

在此背景下,大批龙游商人在外经商积累大量财富,年老返乡后倾尽财力修缮家宅院落,使其营造恢弘气势,以显赫门庭,光宗耀祖[4]。因此,龙游地区的民居建筑构件中大量应用雕刻、绘画艺术作为装饰融于建筑表面,形成富贵华丽、气势磅礴建筑装饰文化。同时,龙游历史上还曾出现过当地商贾云集的场面,除本地商帮的崛起,其外来的徽商南下开店、设坊,以建筑作为财富象征,与当时的建筑装饰在题材、雕刻技法、材质运用上都有不同,使得龙游地区建筑装饰风格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转变,其地域多样性更加凸显。